记者王莹编辑褚念颖
7月10日至12日,第15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成功举办。
7月11日,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在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技术提质,合作向新,软硬协同推动智驾向高而行》的主旨演讲,分享了对智能驾驶行业最新趋势的判断及地平线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
陈黎明指出,智能驾驶技术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从创新曲线来看,当技术处于10%到20%的阶段时,要么迎来快速增长,要么走向消亡。智能驾驶技术已经迎来了拐点,未来将快速增长。这一判断基于三点:一是智能驾驶是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划;二是城区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和高速NOA功能逐渐从高端车型下探至中低端车型,推动了技术的普及和成本降低;三是麦肯锡的统计报告显示,智能化已成为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高端品牌中,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属性备受关注。
尽管前景广阔,但智能驾驶仍面临诸多挑战。陈黎明指出,目前高速NOA已达到“好用”阶段,但城区NOA仍处于“可用”阶段,存在以下问题:城区交通复杂,系统容易出现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的情况,导致安全接管或安全事故;目前的系统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有限,泛化能力弱,使用区域受限;高性能系统成本高,限制了普及。
陈黎明分享了地平线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地平线研发了Vision Mamba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双向量状态空间和位置编码器,解决了计算和视野问题,具有线性复杂度和全局感受野,性能显著提升。地平线的Senna架构结合了端到端模型和VLM(Visual Language Model)模型,提升了系统的泛化能力和决策能力,降低了规划误差和碰撞率。地平线的征程6系列芯片覆盖低、中、高阶智能驾驶应用,其中征程6P芯片将于今年在奇瑞车型上首发量产。地平线提出“强化学习+世界模型”的解决方案,通过模拟环境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解决长尾问题。同时,地平线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陈黎明强调,地平线不仅支持国内主机厂的智能驾驶系统生产,还支持自主品牌出海业务,并与国际头部企业合作。今年上海车展上,地平线宣布与博世和电装的战略合作,未来将共同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展望未来,陈黎明认为,智能驾驶产业将实现硬件和软件的进一步集成,最终形成统一的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实现分布式控制。地平线希望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人人爱用的智能驾驶产品,兑现智能驾驶的用户价值。
股票配资在哪里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